 
                          
                            尊敬的振力机械,在金属压铸领域,冷室压铸机凭借其适应高温合金、高压成型等特性,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3C电子、航空航天等高层制造场景。然而,设备的高精度与高负荷特性也决定了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与技术门槛。本文结合行业实践与头部企业经验,为您梳理冷室压铸机使用中的核心注意事项,助您提升生产效率并保障设备寿命。
	 
冷室压铸机在使用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一、操作前准备与检查
1.人员资质与状态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性能、操作程序及安全注意事项,严禁无证上岗或非本机人员擅自操作。
上岗前需确保精神饱满,严禁酒后、疲劳或带病作业。
	
2.个人防护装备
必须穿戴防护眼镜或面罩、耐高温防护手套、阻燃或耐高温工作服及工作帽、安全鞋等,防止金属液飞溅、碎屑伤害及烧灼。
	
3.设备全面检查
电源与控制系统:检查电压是否正常,控制按钮、指示灯、急停开关是否灵敏可靠。
液压系统:检查液压油液位、油质,管路有无泄漏或破损,各液压元件是否紧固。
润滑系统:按说明书要求检查各润滑点油量,确保润滑良好。
安全防护装置:重点检查安全门、光幕、双手启动装置、限位开关等是否完好有效,严禁拆除或短接。
模具与紧固:检查模具安装是否牢固,分型面是否清洁,型腔、型芯有无损伤,顶出机构动作是否顺畅。
压射系统:检查压射杆、压射头、料筒(压室)有无裂纹或磨损,连接是否紧固。
	
4.环境安全
清理工作区域,确保通道畅通,无油污、积水及杂物堆积。
工作照明应充足,通风良好,金属液熔炉需放置在指定安全位置,并采取防火、隔热措施。
	
二、操作中的安全要点
1.开机与启动
确认所有检查项目正常后,按设备操作规程顺序启动各系统(如液压泵、冷却系统等)。
首次启动或长期停用后启动,应先进行点动试车,观察各运动部件有无异响、卡滞或异常振动。
模具需预热至规定温度后方可生产,避免模具因骤热损坏或影响铸件质量。
	
2.金属液舀取与浇注
使用干燥、合适的舀料勺,动作平稳,避免金属液飞溅。严禁在熔炉中过度搅动,以防卷入气体或炉渣。
向压室(料筒)内浇注金属液时,需准确、迅速,避免溢出或飞溅。金属液量应适中,既保证充满型腔,又不过量造成浪费或损坏设备。
浇注过程中,操作人员身体应偏离压室正上方,防止金属液飞溅伤人。
	
3.合模与压射
合模前确认模具内及分型面上无异物,操作人员的手及身体其他部位需一概离开模具危险区域。
严禁在合模过程中将手或工具伸入模具分型面、顶出机构等危险区域。
启动合模及压射程序时,需确认安全门已关闭或光幕有效,双手启动按钮需双手同时按下(如配备)。
压射过程中,密切观察设备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声音、振动或压力异常,应立即按下急停按钮,并报告相关负责人,待故障排除后方可继续操作。
严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擅自调整压力、速度、行程等关键工艺参数。如需调整,必须由专业人员在停机状态下进行,并做好记录。
	
4.铸件取出与处理
铸件冷却至一定温度,模具分型面打开后,方可使用专用工具或通过取件机取出铸件及浇排系统。严禁用手直接伸入模具内取件。
取出的高温铸件应放置在指定的冷却区域,避免随意堆放,以防烧灼或引发火灾。
进行模具喷雾润滑时,应确保喷雾头位置正确,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防控脱模剂雾气吸入或接触皮肤。喷雾完成后,模具应闭合一定时间,使脱模剂均匀附着并挥发部分水分。
	
三、异常情况处理
1.紧急停机
发生金属液飞溅、模具卡模、设备异响、漏油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按下急停按钮,切断设备电源。
处理卡模或故障时,必须确认设备已一概停止,并在电源开关处悬挂“正在维修,禁止合闸”等警示牌,必要时设专人监护。
	
2.其他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中应集中精力,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从事与操作无关的活动。
严禁在设备运动部件附近放置任何物品。
非操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操作区域。
不得在设备运行时对运动部件进行清洁、润滑或维修作业。
密切关心液压油温度,如超过规定范围(通常不高于55℃),应停机检查冷却系统。
	
冷室压铸机的高效运行依赖于操作规范、参数精准与维护到位。振力机械,作为国内领先的压铸设备制造商,拥有十多年冷室压铸机研发经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及东南亚市场。欢迎致电0086-750-7360858或访问官网http://www.zszhenli.com/,获取定制化培训方案与设备升级服务,让我们共同推动压铸行业向智能化、安全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