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约有95%没有应用污泥厌氧消化,污泥处理不到位。由于污泥往往含水量高,不适合直接填埋,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1)污泥产量大,全国污水处理厂年产污泥约2亿吨;2)污水中约70%污染物转移到污泥中;3)大量污泥未得到妥善处置,二次污染严重。现在的处理方法有三种:焚烧:投资高,能耗高,资源化程度低;填埋:二次污染大,占地面积大,资源化程度低;厌氧发酵:无二次污染,运行费用低,能源效益高。
厌氧颗粒污泥即厌氧污泥颗粒化是厌氧工作者工程化高梦想!厌氧污泥颗粒化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受到诸多的因素影响。可以归纳为:1.环境因素、2.废水特征、3.接种污泥和4.操作因素。如何通过工程技术的手段,目前国内水行业市场上那真是百花齐放!目前,厌氧颗粒污泥形成机制的研究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通过比较培养颗粒污泥的不同工艺条件和过程,提出厌氧颗粒污泥可能的形成机制;二是通过研究不同工艺条件与过程培养得到的厌氧颗粒污泥的性能,推测出厌氧颗粒污泥的可能形成机制。


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过程以及利用其处理废水的能力进行实验室研究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能够为其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这些都使得好氧颗粒污泥成为水处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本论文立足目前国内外对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成果,以厌氧颗粒污泥为接种污泥,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对颗粒化过程污泥理化特性、以及成熟好氧颗粒污泥的亚硝化性能进行比较研究,同时采用自行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系统的实验室研究,对其亚硝化行为以及不同工况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的亚硝化速率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实现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和工业化应用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