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中国家电企业加快了“出海”的步伐,海外建厂与收购双管齐下,在全球市场提升了品PAI的知名度。这条路上,中国家电企业经历了从贴PAI代工到自主品PAI的转变过程,受到了教训也得到了经验,面对政策与环境都不同的国外市场,家电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综合实力,以迎接未知的诸多挑战。
加快“走出去”
在今年的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会上,中国注册参展商超过1300家,接近1/3,再次创出中国企业参展数量的新高,包括海尔、TCL、海信、创维、康佳、长虹等在内的中国家电企业纷纷带去了搭载{zx1}技术的家电产品,比如TCL旗下华星光电携大尺寸、8K超高清等{lx1}产品首次独立设展,以及创维多款{zx1}的OLED电视。
TCL董事长兼CEO李东生当时表示,中国企业在参展规模、产品品质,特别是技术创新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提升。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yl产业发展到技术创新,中国企业如今正在全球消费电子领域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
近些年,中国家电企业加快了出海的节奏,海外建厂与收购双管齐下。在国内家电市场下滑、需求疲软的背景下,以海尔、美的、海信为首的中国家电企业,从2016年6月便开始了陆续进军国际化的战略步伐。这其中,海尔海外建厂引发广泛关注,海尔方面明确表示,在美国建厂主要基于全球战略的考虑。在海外建厂,“降低了供应链成本,随着全球制造布局不断完善,海尔产品在全球的物流速度不断提升,有效缩短了资金周转周期,提高了海尔在全球的制造竞争力”。
除了海尔,海信也在美国投资建厂,加速扩大美国市场规模。对此,海信方面表示,“我们也有去美国建工厂的规划,主要是为了贴近市场。这样可以缩短研发周期、供应周期,能够保证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