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在央视网主办的“首届中国电动车行业年会”上,电动自行车行业的骨干级人物悉数到场。
“我们可以说是寒冬中的抱团取暖。”位列电动自行车厂商三甲的绿源集团董事长倪捷如是说。尽管独霸全球市场,但在新的国家标准未有定论的背景下,国内电动车企业仍如履薄冰。
当天,参会的电动车行业代表联合发布了《低碳宣言》,以国内低碳经济首倡行业的姿态,静候新国标正式敲定。
国产电动车撬动全球市场在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期间,让业内人士信心高涨的一个细节是,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将两辆电动自行车作为礼物,分别送给奥巴马和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
作为独具中国特色和知识产权的明星产品,中国生产了全球90%以上的电动自行车,而且每年有数百万辆出口海外。
“电动自行车行业起源于民间,wq依靠自主创新发展,十几年间保持了80%的年均发展速度,全赖于市场认同与符合节能环保的大趋势!”回忆起国内电动车行业的发展历程,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马中超感慨地说。
马中超介绍,电动自行车从1998年的5.8万辆,到2008年达到2188万辆,预计2009年产量亦将维持在2000万辆左右。目前我国已经是全球{zd0}的电动自行车生产、消费和出口国,年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总产量和贸易量的比重均超过90%。电动自行车相关技术大部分为我国原创,经过市场的不断检验,部分核心技术已经达到了{sjlx}水平。
中国电动自行车风潮刮向全球,国内企业在印度、欧洲和美国的电动自行车销量已颇为可观。
随着中国电动自行车不断出口,西方企业也纷纷效仿,开发生产适合本土的车型。短短10年,电动自行车从无人关注,业已发展成在全世界拥有110亿美元市场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