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缝焊机的特点
1. 滚轮电极表面易发生粘损而使焊缝表面质量变坏,因此对电极的修整是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
2. 缝焊焊缝是由相互搭接一部分的焊点所组成,因此焊接时的分流要比点焊严重的多,这给高电导率铝合金及镁合金的厚板焊接带来困难。
3. 缝焊与点焊一样是热—机械(力)联合作用的焊接过程。相比较而言,其机械(力)的作用在焊接过程中是不充分的(步进缝焊除外),焊接速度越快表现越明显。
4. 由于缝焊焊缝的截面积通常是母材纵载面积的2倍以上(板越薄这个比率越大),破坏必然发生在母材热影响区。因此,对缝焊结构很少强调接头强度,主要要求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耐蚀性。
环缝焊机主机采用卧式结构。主要由底座、床头箱及回转驱动电机、工装夹具、焊枪1手动微调十字拖板、尾座、顶紧汽缸、电气控制系统构成。
1、底座床身机构对整套设备起支撑作用。采用槽钢及钢板等焊接后,再经过退火处理,然后进行高精度的机械加工,保证床头箱回转中心和尾座的回转中心重合,从而保证焊接精度。托架机构为可调整以适应不同直径、长度的工件。 2、床头箱转动装置由电机通过减速机构驱动工件旋转,调试系统采用无级调试,设有过流、过压、过力矩保护,自我保护功能强大,可保证免维护使用;法兰与转动装置相连,其端部为可拆式铜件,提供焊接接地。尾座采用车床结构,人工推动可沿轨道方向移动,以适应不同长度工件的焊接,采用螺钉锁紧方式固定尾座。 3、工装夹具可夹紧工件,同时可以满足回转轴心重合,以实现所有环焊缝焊接。 4、气动系统采用ARTAC公司的气动元件,具有稳定、可靠、平稳的性能。焊枪1手动微调整机构用于焊前准备,焊枪1手动微调整机构用于焊前准备,使焊枪对准焊缝位置。 5、本电气控制系统采用进口PLC可编程控制器作为主控单元,操作界面采用工业用人机界面控制,具有直观、操作简单、人性化等优点;配套焊接主机、焊接电源等组成本专用焊接设备。该控制系统具有手动调整和自动焊接两套控制功能,手动调整功能实现所有自动焊接前的准备调整动作和补焊功能。自动焊接功能实现焊接过程的自动完成。各个部分采用独立的电源供电,wq隔离,控制精度高,动作可靠,稳定性好。本设备既可实现单枪自动焊接程序,也可实现双枪自动焊接程序,同时实现焊接补焊功能。

缝焊机 -原理与方法工作原理 缝焊接头形成过程(断续)缝焊时,每一焊点同样要经过预压、通电加热和冷却结晶三个阶段。但由于缝焊时滚轮电极与焊件间相对位置的迅速变化,使此三阶段不像点焊时区分的那样明显。可以认为: 1) 在滚轮电极直接压紧下,正被通电加热的金属,系处于“通电加热阶段”。 2) 即将进入滚轮电极下面的邻近金属,受到一定的预热和滚轮电极部分压力作用,系处在“预压阶段”。 3) 刚从滚轮电极下面出来的邻近金属,一方面开始冷却,同时尚受到滚轮电极部分压力作用,系处在“冷却结晶阶段”。因此,正处于滚轮电极下的焊接区和邻近它的两边金属材料,在同一时刻将分别处于不同阶段。而对于焊缝上的任一焊点来说,从滚轮下通过的过程也就是经历“预压—通电加热—冷却结晶”三阶段的过程。由于该过程是在动态下进行的,预压和冷却结晶阶段时的压力作用不够充分,应使缝焊接头质量一般比点焊时差,易出现裂纹、缩孔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