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运行调节和维护中的节能 1、空调系统经济运行和技术管理
(1)定期检查和改善围护结构、设备、水和空气输送系统的保温性能,参照GB4272执行。
(2)在满足生产工艺和舒适性的条件下,合理降低建筑物空调的温、湿度标准,适当增大送回风温差和供回水温差。
(3)在保证小新风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和正确利用室外新风量。
(4)定期检查和维修水、空气输送系统,减少系统的泄漏。
(5)定期维修、校核自动控制装置及监测计旱仪表。
(6)加强对空调水系统的水质管理。
(7)建立运行管理、维护、检修等规章制度。
(8)建立运行日志和设备的技术档案。
(9)管理和操作人员要经过培训,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10)主管部门定期派专人检查有关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合理选择制冷方式 有余热(如蒸汽、热水和窑炉排放热等)可供利用的地方,应优先选用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作为空调系统的冷源。配置优质的节能设备 由于设计制造技术的提高,近年来新上市的冷水主机的耗电率比20年前所生产的冷水主机降低约35%左右。因此在适当时候将旧主机换成{gx}率的冷水主机是非常可行的。 根据实例,某用户为了解决CFC冷媒的问题,将一台已经运转约15年的350RT的冷水主机,换成可满足尖峰需求的300RT的冷水主机,设备投资约可在4年左右回收。

系统一般可分下列五个循环:
(1)室内空气循环;(2)冷水循环;(3)冷媒循环;(4)冷却水循环;(5)室外空气循环。
总体说来,构成中央空调系统的设备和机械主要是热交换器和流体机械两种。 热交换器是作为高、低温两种工作流体能量交换的设备。当任何一组热交换器效果不好时,会增加系统耗电率(kW/RT),不是系统耗电量增加,就是冷冻能力下降。 流体机械则是推动工作流体循环的动力装置,其耗电量W=QHh/H;。耗电量的多少决定于运转时数h,输送的工作流体流量Q,工作流体循环所需要的扬程H以及效率H;,减少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达到节能的目的。 三、中央空调系统设计中的节能 要实现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首先应设计合理。中央空调系统是为空调建筑fu务的,因此,节能设计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减少空调建筑的热负荷,另一方面是提高中央空调系统的效率。 空调建筑在夏季依靠制冷机将室内的热负荷移到室外。显然,减少了室内的热负荷,制冷机的运行时间就减少,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就减少。 室内的热负荷来自两方面,一是由室内外温差而引起的热量交换,另一方面是室内照明和设备产生的热负荷。因此,可以采取遮阳、气密、绝热等措施,以减少室内的热负荷达到节能。
